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烟业智汇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管理营销 > 行业观察 > 正文

论企业精益文化建设

2014年08月12日 来源:烟草在线专稿 作者:白淑芳
A+ A

  烟草在线专稿  引:企业文化的作用在于引领、影响员工的行为,文化不是命令,是潜移默化,是润物细无声。精益文化建设的目标是最大限度降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浪费,实现低投入、高产出,涉及管理、财务、专卖、营销服务等各方面,使企业效益最大化。

  2013年8月,国家局下发了关于推进企业精益管理的意见,要求全行业全面推进精益管理。精益管理意见的提出,为有效破解行业“三大课题”,深入持续开展“管理创一流”活动,进一步夯实基础管理,不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指明了方向。精益,源于精益求精,意思是好了还要求更好。如何将精益文化在企业尤其是基层生根发芽,将精益管理上升成为一种文化,一种让员工感同身受、自觉遵守并践行的文化,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精益文化的内涵

  精益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是本质性、内涵性的东西,一旦形成,影响深远。其实质是引起员工共鸣,促进和规范员工行为,提高效率和效益,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最大价值,根本目标是转变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式,推进管理上水平。精益文化反映的是危机意识、问题意识、人本意识。时刻具有危机意识是企业长久发展的基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企业中同样适用,危机意识是催人奋进的力量,能产生向上的动力;发现问题,才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改进、革新;精益改善的源泉力量来自于员工的自觉性,只有充分依靠和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将精益文化落实到实处。

  二、行业提出精益管理的背景

  近年来,行业通过增加卷烟产量和提升产品结构实现了快速发展,但依靠外延式发展的潜力和速度难以长期保持下去,同时面临烟草控制、完善体制、构建和谐、国际竞争四个方面的挑战,企业特别是基层商业企业存在着管理基础不扎实,费用控制任务艰巨,市场适应能力不强等问题。精益管理理念应运而生,其本质是利用最小的资源创造最大的价值,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企业内耗,达到效益最大化,目标是追求零浪费、零缺陷、零事故、零差错、零故障、零投诉,最终主要体现在企业服务和效率水平持续提升,成本费用得到有效控制,管理水平上新台阶。

  三、精益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长期形成的固有化的内在东西,包含多种子文化,如企业安全文化、廉政文化、精益文化等等。文化是潜移默化的,是一个企业内在散发出来的精神实质,学不来、模仿不了。文化的形成同国度、同环境、同企业自身密不可分,带有鲜明的地域色彩。同企业文化一样,精益文化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也不是简单的喊两句口号,表表决心就形成,它影响的是人的思想,进而影响行为,它需要的是员工由思想到行动的转化,而不是被动接受。精益文化作为一种理念与企业文化既有关系又相互区别,精益文化强调效率、注重节约、杜绝浪费,而企业文化更加广泛,精益文化包含于企业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益文化与企业文化要实现更好的融合,才能实现文化对促进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的效应。精益文化,精即精良、精确,益即效益、利益,体现了企业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最大化的利益的本质。先进的技术追求的是效率,严谨的制度追求的是公正,科学的文化追求的是创新。企业管理不仅是一门科学,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精益文化的建设要从相信员工开始,相信员工能够为精益文化实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相信员工能够通过努力提高他们的素质,相信员工可以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建立起以“人”为中心的人本文化。

  四、构建精益文化的重要因素

  (一)制度保障的提供

  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从客观上确保了文化的点滴渗透。如在卷烟工业企业,精确的操作规程说明、生产流程图、严格的质检等都要依靠严谨的制度规程作为依托和参考。在商业企业中,虽然没有涉及卷烟生产环节,但是行政管理、专卖管理、卷烟营销环节中控费用、降成本、增效益的要求依然显明。制度为员工行为提供了依据、划定了界线、不可逾越,是基本的员工行为参照。在制定制度的过程中,切不可照搬照套,要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制定符合本企业的生产、运作规定,可行性要强,为文化的深入提供保障。制度执行力要强,制度执行力指的是企业把思想、战略、决策、规划与部署付诸实施的能力。即企业实施发展战略、实现发展目标的能力,就是将思想转化为行动、把理想变成为现实、把计划变成成果的能力,制度执行力的关键在于行动。当前企业中制度执行存在的问题:一是有制度,无执行。有些制度内容过于空泛,可操作性、指导性不强,出现有制度、无执行,制度被架空的情况。二是执行了,不到位,执行的质量不高。三是变相执行,钻制度的空子。上述问题将使制度大打折扣,也使精益文化的建设遇到阻碍。在精益推进的前期可能员工的工作习惯、长期未变的工作思维会与创新性的、反常规的精益手法、精益思维相悖,因此精益推进的前期必须用制度保障精益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得以顺利推进,并在遵守制度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员工的精益意识。

  (二)考核机制的设定

  考核导向将直接影响到精益文化在企业内部运行的效果。考核机制呆板、僵硬,一定程度上影响员工创造性的发挥,甚至有可能出现员工为了完成考核任务而机械、填鸭式地工作,无暇顾及工作质量和效益,忽略工作方式方法,重数量轻质量,导致只有苦劳没有功劳、天天上班不见效益现象的发生。精益文化的渗透,需要一个民主、和谐的氛围,要调动员工求上求精的意识,从内打破得过且过、随遇而安的心态,外部营造精益氛围,让员工觉得求精求好不仅仅是对企业有利,更是对员工自身发展有益,因为员工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息息相关,员工和企业是唇齿相依的关系。因此考核目标和形式需要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设定,要达到既要保证考核是为了促进工作提升的初衷,又要让考核能够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的目的。要明确考核只是手段,提高效益才是根本目标这一问题。

  (三)可量化的目标

  目标的制定要尽可能量化,不含糊,且要可动态监测,才能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不断调整策略,让工作尽可能地离目标更近。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应当给予员工一定的自主权,只要合理合法,就不要过多地干预员工实现目标所采取的方式方法。在此基础上,采取倒排工作方式,适当缩短考核周期,将目标层层分解至每个责任员工、细化到每个工作日。上犹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作为一个基层商业企业,要实现的目标主要有市场监管目标、财务管理目标、人力资源管理目标、营销管理目标,这些目标都可以用具体的数字表达,同时也使目标的完成进度具有更加直观的视觉冲击,员工有没有完成任务目标、完成的好坏,经过计算对比便可知。这也会使考核机制运行起来更加体现公平、公正,避免人情考核。

  (四)人的意识和素质

  文化的力量,归根结底体现为其影响人的行为的效果。如果离开了人的行为,文化将成为一纸空谈,毫无意义。人力资源作为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在构建精益文化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精益文化的实施就要从培养一支优秀的员工队伍抓起。人的意识的有无影响着精益文化的可执行性,人的素质的高低影响着精益文化运行的好与坏。因此,要从以下几方面来挖掘人力资源潜力。

  1.注重学习培训,理论实际操作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员工培训要突出“实”字,讲究“精”字。完善员工培训常态化工作机制,将员工学习情况纳入考核范畴,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使学习培训成为一项日常必须工作固化下来。一是在学习内容上,以提升理论水平、业务素质为目标,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加强学习、巩固、考核,选准培训内容,力求实用,杜绝空大,细化知识点,加强对重、难点的讲解与把握,力求重点突出、内容明了。做好对学习培训质量的把关工作,防止疲于应付,走过场现象的发生;二是在学习形式上,除传统的自学、集中学习形式外,引入讲座、开展讨论、网络学习等方式,充分利用现代化传媒,通过教学视频、ppt演示等媒介,不断丰富学习培训,使培训方式由单一向多元化发展,逐步建立起形式多样、功能健全的培训体系。

  2.不拘一格“用”人才。注重新生力量的培养,充分发挥老师傅传帮带的作用,既要依靠师傅,又要倚靠自身不断努力、创新,突破陈旧束缚,打破条条框框,在人才的使用、提拔、晋升渠道上,不论资排辈、不轮流坐庄,不分先来后到,综合考虑德、能,在德的基础上加重对能的考虑,摆脱固有思想,让有能力、有魄力、有责任、敢于担当的员工走上重要岗位。保护员工创新积极性,对员工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要重视,必要时还要采纳,鼓励员工不断创新。

  3.有序竞争,激发潜能。合理运用竞争机制,竞争,既是压力,又是动力,合理开展竞争,让员工保持良好的竞争状态,有利于激发员工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员工正能量的发挥,有利于搅动员工思想。以“精益”为中心,开展精益服务、精益营销、精益管理等,适当奖优罚劣,以考核结果促进良性竞争,不断激励员工求精、求益。

  (五)激励导向的作用

  首先,要努力营造和形成一个能够使全体员工衷心认同的精益价值观,确立以“零浪费、零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