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国同乐的国庆长假结束了,零售店铺经营又回归了日常。与“上班族”的节后“综合症”相似,零售店铺也存在着“库存大、动销慢、人流少、生意冷”的“症状”。那么,该如何抓住长假的“尾巴”,再一次燃起销售热潮呢?笔者认为,零售店主应做到“四个注重”。
一、注重规划,保持“好态势”
国庆期间,市场活跃,消费攀升,零售商家铆足了劲头开展各类商品促销活动,以期在激烈的竞争中分得“一杯羹”。而节后市场趋于平淡,经营遇冷,这时候就需要我们零售商家认真规划、沉着应对,做好节后的衔接转换。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是说,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情,如果事先有周密的计划和准备,那么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大大提高。这里说的“规划”主要有两点:
一是做好商品盘点,节日期间,店铺生意红火,商品动销较快,一些商品很可能会出现断货的现象。节后就需要我们对整个商品进行仔细盘点,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及时补充货源,尤其是哪些畅销的品牌、规格,要及时补仓,保证经营不断档、顾客不流失。
二是快速消除库存。节前,许多零售商家都投入了大量资金拉长备货,以满足消费者的购物需求。节后,市场回冷,一些商品可能会出现滞销,对此我们可以通过一些促销活动,快速消除库存、回笼资金,确保让店铺始终在“好状态”下健康运行。
二、注重氛围,保持“好环境”
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讲,节日是欢乐的、美好的。心理学家发现,购物的真正动力并非需要,而是兴奋和新奇感。也就是说,喜悦、兴奋和满足等积极快乐的情绪,往往会增加人们对一些产品或服务的兴趣和愿意购买的意愿。但随着节日的消失,这种愉悦、兴奋的心情也会逐渐减退。而如果我们能够让店铺长期处于节日状态,时时刻刻激发和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那么店铺的生意就能一路长虹。
具体来说,就是店铺的环境要继续保持节日的“氛围感”。节前,许多零售店铺都费尽心思对店铺进行美化、装饰、打扮,让进店顾客眼前一亮的同时,心情也随之“美美哒”。节后,经营回归正常,一些零售店铺觉得节日已过,没必要再关心关注店铺的环境,于是店铺又呈现出了“脏乱差”的现象,让节日的“余味”瞬间荡然无存,这如何能吸引节后“情绪价值”已经有所降低的消费者的兴趣呢?因此,在节后的一段时间内,我们零售店铺还需要保持优美的环境,继续把节日的“氛围”拉满,以此来刺激顾客的欲望,拉动店铺的经营。
三、注重服务,保持“好状态”
服务是店铺经营永恒的主题。节日期间,广大消费者能都感受到商家服务的力度和温度,礼貌问候、全程陪伴、免费茶水、明码标价、增加收银台等等,让消费者宾至如归、如沐春风。
节日期间,笔者曾在一家超市里看到,这家超市的服务尤其是在细节上非常重视,譬如,针对儿童配备有婴儿车、坐凳、取物凳等,针对老年人配备坐凳、放大镜、把商品放在容易取到的区域等,以及针对天气变化配备有雨衣、雨伞、胶鞋等,真正做到了让顾客“高兴而去、满意而归”。
当然,过完节后,不乏有一些零售店铺觉得节日的“热度”降低了,加上节日期间疲惫劳累,所以就会自觉不自觉地降低服务标准。问候语没有了、货架乱了、标价签不见了,顾客提出要求也不愿尽全力解决了,等等,这种“过节是上帝、节后不想理”的行为,定会给顾客带去不好的体验,以至于把顾客“挡在了门外”。
因此,要想把生意做好,零售店家就必须无时不刻地把服务的“好状态”呈现给顾客,切实做到“标准不降低、服务不打折”,以优质周到完美的服务为节后经营注入活力。
四、注重诚信,保持“好秩序”
好的市场秩序,是零售店铺盈利的保证。节后市场疲软,生意冷淡,个别商家难免会打起“歪心思”,出现各种违法违规经营行为。比如,个别零售同行或亲戚朋友会来兜售礼品烟、礼品酒和其他回流商品。这个时候,我们零售客户朋友一定不能有贪图便宜的心理,否则一旦被查处,可是要吃大亏的。再比如,一些零售客户为了拉拢顾客会降价倾销商品,扰乱了市场价格,损害了其他同行的利益。另外,为了获取高利润,个别商家还会铤而走险,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严重损害消费者切身利益。这些都是扰乱市场经营秩序的行为,也必将受到惩处。所以说,无论是节后还是日常都需要我们坚持依法、诚信、规范经营,用“诚信”为店铺经营赢得更多的机会和机遇,共同构建和谐、有序的市场秩序。
总之,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店铺的经营并不轻松。希望广大零售客户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灵活应对市场变化,结合实际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实现节后经营平稳过渡,为今后店铺发展打牢基础、赢得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