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杂交水稻制种抽穗扬花的季节,福建省尤溪县千亩水稻制种基地陆续迎来“赶花授粉”的关键期。田间,“赶花人”抢抓农时正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他们忙碌的身影在层层绿浪中穿梭,构成一幅田园美景图。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是国家安全的基础。近年来,尤溪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主动对接县政府、农业部门,深入融入国家粮食安全大局,充分发挥产业供应链优势,坚持“以烟促稻、以烟稳粮”的产业整合发展思路,推进高效能可持续的烟稻融合发展。
政策聚力,共绘烟稻融合新蓝图
受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增多、农业生产条件差等因素影响,农村耕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撂荒。如何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在此背景下,尤溪县局(分公司)协同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烟叶生产优质资源保护的工作方案》,紧扣“烟稻融合之径、制度设计之要、后续保障之策”三大关键问题,成功探索出“一方案、三协议、三保障”的“1+3+3”基本稻烟田建设尤溪模式。此举实现烟叶与水稻(制种)二者“牵手”融合建设,使基本烟田建设与水稻(制种)生产功能区统筹对接,并分阶段推进整村土地集中流转,确保稻烟生产优质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为尤溪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图为尤溪县台溪乡杂交水稻制种千亩基地种植烟叶场景。陈婉婷摄
在此基础上,尤溪县政府随后出台《烤烟生产工作目标及烟叶税分成办法》,制定水稻制种与烟叶计划指标、税利返还相挂钩的奖惩机制,大力推进烟稻产业协同快速发展。
尤溪县农业农村局种子站负责人说:“种烟必种稻,已成为广大农民的共识,通过烟稻产业协同推进,水稻制种产业不断壮大,制种基地现已遍及14个乡镇124个村,种业发展给乡村振兴带来了新动能。”
图为尤溪县台溪乡杂交水稻制种千亩基地烟后水稻制种场景。陈婉婷摄
管控助力,共护烟稻融合新生态
“这几年,我们烟后作都是水稻制种,多亏了烟草和农业部门技术人员经常指导,合理规划茬口衔接,规范用肥、用药管理,两季作物的产质量效益都不错。”尤溪县洋中镇龙洋村烟稻种植大户刘世江说。
对于杂交水稻制种过程中的氯肥使用量、除草剂残留等问题,尤溪县局(分公司)高度重视,积极与县农业农村局、制种企业沟通,聚焦用肥用药管控及生态保护等关键环节,科学制定方案,并组织人员对烟稻生产过程进行全环节管控,避免因施肥或用药不当对后季作物产生不良影响。
图为农户刘世江驾驶插秧机在田间进行水稻制种母本机插作业。陈铭坚摄
既要经济效益,又要生态文明。尤溪县局(分公司)与县农业农村局联合开展了以“回收农药包装,保护绿水青山”为主题的宣传活动,通过召开会议、入户宣传等方式,让农民深入了解农药包装废弃物对土壤、水源的危害。从“要我回收”到“我要回收”,让农药废弃包装物不再“流浪”在田间、路边,共同守护生态家园。
技术合力,共攀烟稻融合新高峰
近年来,为推动烟稻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升级,福建省烟草专卖局、福建省农业农村厅提出推进烟稻产业融合发展“五个一体化”,助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尤溪县局(分公司)与县农业农村局以此为契机,在“种植主体培育一体化”方面开足马力,联合开展高素质农民烟稻专题培训,精心培育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且农机操作熟练的高素质农民队伍。
“培训对象为烟农,同时也是水稻制种户,内容涵盖水稻和烟叶生产全流程,从经营管理、专业生产、技能服务等不同层面进行培训,满足农民多元化、个性化、实用化学习需求,对烟稻种植户的素质提升较大。”尤溪县局(分公司)烟叶生产管理部门负责人介绍道。
高素质农民烟稻专题培训不仅提高了烟稻种植户技术技能水平,还进一步提升了烟稻产业标准化、专业化、现代化水平,使烟稻水旱轮作模式得到进一步认可,推动烟稻产业发展更“优”,特色更“特”。
随着烟稻融合发展,尤溪县杂交水稻制种面积逐年扩大,由2021年2.2万亩增加至2024年3.9万亩,比增77.3%。据了解,目前,尤溪县烟后水稻制种亩均产值超3000元,总产值预计可达到1.2亿元,农户综合收益进一步提高。
下一步,尤溪县局(分公司)将聚焦“打造烟稻融合新产业,拓展新质生产力发展空间”,依托烟稻轮作这一优势组合,发挥好烟稻融合能够稳烟稳粮促增收的多重效应,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