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师傅,那坝上的10多亩地也能种烟吗!”
“可以!”
12月1日,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高乐山镇小模村6组烟农肖传丹在选择种烟土地的时候,真诚地请高乐山烟叶收购站共产党员、小模磅组组长谢参红当“参谋”。当他得到谢师傅肯定的答复后,又吃下了明年种烟的“定心丸”,一心一意要在改行种烟道路上有所作为。
30有余,精明能干、勤劳上进的肖传丹、邢丹夫妇是该县今年才开始种烟的职业烟农。
9年前,风华正茂的肖传丹、邢丹夫妇怀揣着脱贫致富的梦想,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挤上南下的列车,过上打工挣钱的日子。几年间,夫妇俩利用学到的水电安装手艺,辛勤劳动,省吃俭用,淘到了人生道路“第一桶金”,过上了红红火火的日子。
然而,受到今年疫情影响,外出打工受阻,夫妇俩在烟叶技术员的支持和帮助下,改变了外出打工的念头,拿定了改行种烟的主意。
“岁末年初出现疫情,不能出门找钱,但可不能等到将打工攒下的钱‘坐吃山空’了再想办法呢。”足不出户的夫妇俩在心里告诫自己。
正当他俩在为巩固脱贫成果、另寻增收渠道发愁的时候,进驻该村的咸丰县烟叶分公司尖刀班班长李满良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就与谢参红相约一起去到他家,做起了他俩租赁土地种烟的思想工作,为该县吸纳能人种烟、优化职业烟农队伍、推进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李经理和谢师傅来动员我租地种烟,我和爱人经过考虑和商量,觉得公司在帮扶村里这些年,在宣传落实党的惠民政策、修建道路、开展技术培训等方面办了很多让人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肖传丹略一思忖接着说:“特别是集中流转土地并进行改良,发展烟叶产业,不仅带富种烟人,还让不少留守在家,无所事事的乡里乡亲有了帮烟老板干活挣钱的机会。”
“当时,我一点都没犹豫就拿定了租地种烟的主意。”邢丹的支持,坚定了肖传丹要“赤膊上阵”,尝试种烟增收的念想。
夫妇俩签订种烟合同后,就投入资金购买耕整机、打孔机、农用车,在烟叶技术员的指导下,请左邻右舍的乡亲们当帮工,开始了75亩烟田的耕地、起垄、移栽……
“第一年种烟,谢师傅三天两头往地里跑,给我俩讲栽烟技术,管理方法,唯恐在哪个环节出现差错,影响地里的烟叶生长。”肖传丹打心眼佩服烟叶技术员“保姆式”的服务。
然而,不作美的天公竟然捉弄起了夫妇俩。长期持续出现的强降雨气候光顾烟田,烟叶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在灾情出现后,李经理、谢师傅他们赶到地里,教抗灾救灾方法,帮着管理烟田,与保险人员进入烟田,核定灾害损失,让我看到了希望。”李满良与谢参红指导并帮助开展抗灾自救,鼓足了肖传丹抗灾夺丰收的勇气。
好事多磨,饱受严重自然灾害折磨的烟田,烟叶产值总是不尽人意。
“我选择的土地虽说没有被水淹、烟叶没在‘水上漂’,但长期浸泡在雨水里的烟田,在成熟采烤的时候发生病害。”严重的烟叶病害让肖传丹始料未及。
“尽管谢师傅手把手教我们如何采收、烘烤特殊气候条件下的烟叶,可烤出来后总是不尽人意。”邢丹的脸上不时流露出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
春去秋来,肖传丹、邢丹夫妇还是在慢慢期盼中迎来了收获的季节。
“连受灾损失达40%的那36亩烟田一起算,种的70多亩烤烟,总共卖了14000多斤烟叶,收入达到20多万元,亩平收入超过了2700元。”烟叶交售结束后,肖传丹、邢丹夫妇盘算起了一年的种烟收入账。
“别忙,算算除去各种开支了,看看还有多少‘余钱剩米’。”
“加上你我做的活路钱,一共有5万多吧。”肖传丹略一思忖,得出了令夫妇俩较为欣慰的答复。
“那灾害损失赔偿了,又有差不多1万元的入账。”
“嗯。”
“第一年种烟受灾,还有几万元的收入,看来种烟这条路应是走对哒!”
“对呀,改行种烟有奔头!”
入冬以来,肖传丹、邢丹夫妇“续请”烟技员当“参谋”,租赁适宜土地,确定种植计划;组织劳力进入农田,清理杂物、冬耕烟田,信心十足地要在适宜种烟的土地上,书写种烟增收、巩固脱贫成果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