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看着账本,李翠芬和丈夫吕存雄感慨万千 邓楚瑜 摄
“4月23日,4人打烟窝,80元;4月26日,栽烟4人,80元;6月16日至18日,提沟4人,每天100元……”这一“流水账”,是李翠芬记的。
2007年4月初,烤烟移栽前期,李翠芬冒出一个想法:记下全家一年种植烤烟的收支账。这一记,13年来未曾中断。
在李翠芬的账本中,大到近万元的请工钱,小到百十元的化肥钱,记录得清清楚楚,“过日子就要精打细算,什么时候收入多少、开支多少,心里要有数,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45岁的李翠芬,是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鸣鹫镇鸣鹫村委会石洞村的一名烟农。说起石洞村种植烤烟的历史,李翠芬能说上半晌。多年前,依靠种植烤烟,李翠芬一家走出了苦日子,过上了好日子。
别看现在水泥路修到村口,小汽车停满路边,大多数人家拆旧屋建新房,以前的石洞村,可不咋样。
“村里以前也有‘水泥路’——晴天黄灰没鞋面,雨天烂泥深半尺。”鸣鹫烟叶收购站站长赵应辉说,1996年,念大二的他暑假回来,赶上一个朋友的妹子嫁到石洞村,作为“后家人”,他加入了送亲队伍。“我们村已经很穷了,谁知道这里更穷。”婆家办的婚宴,青菜萝卜是主打菜。饭后,送亲队的几小伙伴坐在新人的婚床上打扑克,才坐了几分钟,竟把婚床给压垮了。
△李翠芬的老账本 邓楚瑜 摄
村里的道路交通条件糟糕,村民的生活也好不到哪儿去。
赵应辉到石洞村送亲的那年,李翠芬和丈夫吕存雄已结婚3年。和村里大多数乡亲一样,小两口住的是土坯房,几天吃不到一口肉,口袋瘪瘪,几百元的余钱都没有,日子过得紧巴,“3个孩子小的时候都吃过包谷饭。”
道路交通条件不好、基础设施薄弱、没有适合的农业产业……石洞村何时才能刨出穷根?
转变发生在2002年。这一年,当地烟草部门到石村发展烤烟种植产业。赵应辉此时已是鸣鹫烟叶收购站的一名技术员,按照安排,他与其他同事一起到石洞村宣传烤烟种植政策,让乡亲们吃下定心丸。
当年,石洞村种了300亩烤烟,种烟总收入超过50万元。李翠芬和丈夫吕存雄也种了7亩烤烟,收入1.4万余元。打那时开始,小两口年年种烤烟,家里的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
2007年是李翠芬记账的第一年,家里喜事不断:全家当年种烟收入有4万多元;两个女儿以高分从村里的小学考取了蒙自市第三中学;拿着补贴,花了4万多元买了一台大型拖拉机,这为进一步扩大烤烟种植面积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李翠芬的新账本 邓楚瑜 摄
2008年的账本也精彩:烟草部门补贴了7000多元,家里出了3600元,建起了一座卧式密集式烤房,当年降低烘烤损失近5000元。
每年的账目越来越多,为方便记录,2015年,李翠芬把账本换成了现金日记账,收入、支出一目了然。当年,全家种烟纯收入12.5万元。更让两口子高兴的是,大女儿考取了昆明医科大学。
去年,蒙自的雨水来得有些迟,对烤烟生产造成一些影响,李翠芬的账本记录显示,全家的抗旱投入比往年多了一些。即便如此,全家种烟收入达到17.86万元。这年7月,大女儿考取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小女儿已在四川师范大学读研究生数月。
前阵子事头多,李翠芬还没理清今年家里种植烤烟的收支账,“比去年可能略有降低,但总体保持稳定。”记账多年,李翠芬的“专业素养”见涨不少。
一册小账本,记录了一个家庭生活的变迁,也记录着这个时代的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