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烟业智汇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频道 > 终端 > 正文

危机带来的零售行业新风口

2020年02月27日 来源:在线清谭公众号 作者:朱振文
A+ A

  危机带来强大的破坏力,危机中也蕴藏着新的力量,甚至会带来某些行业革命性变化。

  2003年,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让人们迫不得已“宅”在家中,也启发了人们对线上生活的思考。危机过后,淘宝网京东商城相继成立,网上购物一点点进入我们的生活,成为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从之后10年的发展数据上看,非典疫情无意间开启了一场网络经济的黄金繁荣期。

  那么,这次新冠疫情之后又会给我们带来怎么样的变化?

  品牌连锁便利店加速崛起

  数据显示,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的时候,处于品牌便利店导入期;当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的时候(也就是2011年前后),便利店处于快速发展期;当人均GDP达到10000美元的时候,处于便利店整体突破期。2019年我国人均GDP首次达到10000美元,这也意味着我们即将迎来便利店的爆发式增长。从长远来看,疫情无法改变品牌连锁便利店发展向好的整体趋势。

  在13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推动品牌连锁便利店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之后,有解读者认为,建设品牌连锁便利店将成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一方面是政策上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其中“十八项政策”、“四个优化”和“一个提高”都将成为品牌连锁便利店发展的重要保障。另一方面是消费者对中国品牌连锁便利店的需求越来越强,介于商场和小卖部之间的品牌连锁便利店,无论是从议价能力还是品质管理上,还是从覆盖面和服务半径上都具有更让消费者满意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作为零售终端的上游企业,如何抓住趋势,引导普通终端转型为便利店、引导便利店转型为连锁便利店、打造优质连锁便利店品牌,这都应成为下一步研究的重要课题。

  零售资源将再一次向头部终端聚焦

  任何一次危机都是在大趋势下的优胜劣汰过程,消费者自动选择更具危机应对能力的终端。比如,在疫情期间,一家小规模的生鲜超市因为隔壁农贸市场临时关停而成为附近消费者购买生鲜商品的唯一选择,疫情期间他们做好消毒,积极迎客、联系供应商,结果生意比往常更好。

  危机冲破的是销售壁垒,在壁垒保护之下,不符合时代需要的终端必将被淘汰,而能够适应行业发展的头部终端必然能再次聚合零售资源,成为新时代下的佼佼者。

  云计算、智能化为新零售助力

  以云计算和智能化为代表的科技将成为新零售的助力

  疫情防控期间,云计算和智能化交出了极为优异的表现。

  在疫情防控战期间,智能化疫情防控系统的机器人悄悄上岗,分担了政务热线在线咨询和网络问诊的工作,使用户咨询的解决率超过92%;“知屏”、“享递”、“小贩”机器人上岗成都市医院,为医生和病人提供了防疫宣教和信息查询、物资配送、小商品售卖工作,有效减少了医院内的交叉感染,防止疫情的蔓延,减轻了一线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

  在云计算方面,浙江疾控中心上网了阿里达摩院研发的AI算法,使原来数小时方可确诊的疑似病例的基因分析时间缩短至半小时,大幅提升了确诊时间和准确性;阿里云的算力共享,极大地加快了卫健系统对冠状病毒疫苗的研发进度,为最大减少疫情带来的损失提供了强大助力。

  此外,防控期间,一群程序员开发的一款用于查询所乘坐的交通工具上是否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者的小程序走红,不少网友都用该小程序来进行查询,截至1月30日累计查询次数已经超3000万人次。

  智能科技的运用,为本次战“疫”提供了强大助力,这个力量比非典疫情期间的力量强百千倍。而这些黑科技也能够或必将被运用于零售行业,成为未来零售行业发展的重要助力。

  那么,便利店经营者如何抓住突破口

  趋势之下,总会有一些新的机会点被发掘出来。在疫情期间,餐饮行业和外卖平台积极推动智能配送、无人机配送、无接触配送,解决了消费者不敢订餐的困扰;假期间的“宅”经济,带来了一批高速成长的游戏公司;线上教学玩坏了一批老师和学生;自助式消费成为了一群老年人争相学习的新玩意儿。

  每一个亮点都蕴藏着一个突破口,便利店经营者要抓住突破口,就需要提升自身能力,找准发展定位、补足经营短板,强化提升弱项,在新的风口上稳步前行。

  库存安全和高效配送的平衡

  随着物流配送的兴起,“零库存”思维成为零售行业的新潮流。“零库存”指的是经营企业将仓库储存形式的某种或某些种物品的储存数量压得很低甚至为“零”,从而达到节约仓储成本的目的。“零库存”考验的是高效配送的能力。

  通过本次疫情,人们发现,“零库存”在安全和高效上,并非最稳妥的做法。因此,面对新的情况,“库存前置”成为了新的关注点。

  “库存前置”指每个终端都是一个中小型的仓储配送中心,这使得总部中央大仓只需对门店供货,能够覆盖商品从发货到物配的“最后一公里”,更准确地说,前置仓库是将配送通路前移到距离消费者更近的地方,通过在城市内布局前置仓,配合电动三轮车、小型新能源货车,组建全城3小时送达的城配网络。

  经营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平衡

  对供货商管理要多渠道化,以确保货源供应的安全性和稳妥性。经营的多元化也是对经营安全的一个保障内容。

  在前几年,对小众群体进行商品满足的个性化经营成为了零售界共识。宠物主题餐厅等个性化产品应运而生。在本次疫情期间,个性化经营尤其是经营非生活必须品的终端大多出现了客源锐减的问题,反而是多元化经营的终端成为了赢家。比如一家便利店平时销售的口罩,在疫情期成为利润高达100%的经营项目,还是“一罩难求”。这也说明在安全经营的概念中,经营内容过于单一的终端往往需求面和服务受众极为狭窄,容易被危机“卡脖子”,而提供基本需求商品的终端在危机中往往“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比如,一家便利店的老板在疫情期间开辟了经营蔬菜的项目,成为几个小区之间最方便的购买蔬菜的商店,客流量的增加也拉动了该店其它商品的销售,蔬菜项目成为该店最有保障的盈利项目。虽然这是应急之举,但也不失为一种避险的办法。

  线上引流和线下经营的平衡

  线上引流是更为积极主动地在互联网的阵地上画圈抢地。本次疫情之后,笔者预判将出现“回归”、“提升”、“空缺”三种状态人群。

  “回归”是指崇尚消费主义的年轻人回归生活。90后一代年轻人,成长历程正处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期,他们的特征是消费主义,即崇尚预支人生和提前消费,在疫情之后可能会受收入停顿而支出增加之苦。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这部分年轻人可能会重新审视自己的消费欲望,回归合理消费的轨道。

  “提升”是指中老年人网上购物需求提升。疫情期间交通限行,推动了网上购物的进一步普及,也将进一步消除零售壁垒。什么是零售壁垒?举个例子,“夫妻店”、“父子店”这类传统杂货店为什么始终能存在市场之上?原因就是零售的物理壁垒。消费者购买产品,往往会在便捷性和需求之间找到平衡点,也就是我们说的性价比。广泛遍布大街小巷的杂货店之所以能够在便利店和商超形态之间生存,就是因为与消费者足够贴近从而建立起了零售壁垒。

  疫情期间,一些不会也不愿意在网上购物的老人,在晚辈的指导下开始触网购物。在网购的过程中,他们可能就会接触到有开展网上购物的连锁便利店。试想,当他们从网购中感受到连锁便利店的便利之后,再前往杂货店购物会不会再思量一下?所以,营销壁垒被清除,客流将持续不断向顶部终端汇聚,这个顶部终端就是品牌连锁便利店。

  “空缺”指的是广阔的农村市场零售空缺市场。笔者也留意到农村零售市场尚未被覆盖便利服务。也就是说,当农村因疫情而实施交通管控时,村民购物将变得极其不便。这些零售服务未能覆盖到的农村地区,也将成为便利服务尚未挖掘的蓝海,必将成为新一轮品牌连锁便利店扩张的新区域。

  风险控制和经营盈利的平衡

  有一个杂货店店主,在过年前回了老家,因村里有确诊病人而被实施了交通管制。在老家隔离了一个月后,再回到当地又被隔离十四天,一来一回隔离了两个月。他算了算帐,仓储货物的价值还不如房租高,干脆一咬牙一跺脚把货品抵给了业主,自己回了老家。

  对中小终端来说,风险控制的重要性远大于盈利提升的重要性。疫情给经营业主带来了寒冬的凛冽,也带来了风险意识的提升。

  中小个体户如何控制风险?

  一方面可以加入连锁品牌。不少连锁品牌的经营方都会为客户提供比如退货服务、租金优惠等经营保障,有的经营方会通过经营数据共享的方式,通过云计算预判风险,给予经营者提醒,通过连锁的方式抱团抵御经营风险,虽然盈利方面不如预期,却能有效提升单个经营点对风险的抵御能力。

  另一方面是可以成为社区便民服务窗口。在零售服务同质化竞争越发激烈的时代,什么样的终端最难被取代?社区便民服务窗口!尤其是在农村地区,为村民提供代收、代取、代寄、代存、代缴等服务,当没有竞争对手的时候,服务项目越多越能持续提升消费者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