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看到一组很有趣的照片,上世纪八十年代四川居民抽叶子烟的情态。四川叶子烟算是简版的雪茄,直接抽或者插在烟斗上抽,照片充满沧桑感。
叶子烟也叫做叶卷烟,叶卷烟在中国流行了几百年,最早在广东一些产烟区如廉江、鹤山、新会、清远、南雄、大埔等地出现,顺治年间入川,落地什邡县。直到今天,广东、四川还有人还依然保留着原始雪茄烟的吸食习惯,撕几片醇化好的雪茄叶片,拿在手里卷几下叼在嘴上或插入烟袋抽,这就是中国雪茄文化的原始雏形。
雪茄传入中国的历史其实不短,从明朝中叶就开始有相关的记录。
最早是明朝1611年前,《露书》记载:“吕宋国出奇草,名醺。能令人醉,且可辟瘴气。”吕宋国即今南海吕宋岛一带,湿热多瘴,以盛产优质烟草闻名于世,故有“吕宋烟”之名。实际上“吕宋烟”是明朝正德年间经葡萄牙人传入广西合浦,那时候的吕宋烟指的还是烟叶。
1751年乾隆年间由印光任、张汝霖编撰完成的《澳门纪略》,里面提到番人“亦食烟草,纸卷如笔管状,火燃吸而食之”。
清末洋务派王韬在给朋友唐廷枢的信中,对征烟税妨碍中外通商的说法予以驳斥:“洋酒、吕宋烟向来携带至华者,不过以供己用,故在食物中,概不免税;
1894年(光绪二十年)郑观应的《盛世危言•税则》提到“凡进口之吕宋烟、洋酒,只充伙食,概不纳税。”
1896年李鸿章访问欧洲,当时英国赠送给李鸿章一盒雪茄,烟标上印着他的朝服图像,烟盒上还烫着一行金字:中英邦交从此永固。但当时的记录就是雪茄。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李伯元创办了《世界繁华报》,他自己为报纸写了一个连载的小说《官场现形记》,里面也记录了雪茄。
不过雪茄在中国真正开启工业化还是从民国开始。
民国初期,广东、上海等沿海对外开放地区,吸食雪茄烟的人增多,雪茄烟生产也依托消费市场发展很快。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西方国家忙于战争,外国雪茄烟进口锐减,民族资本雪茄烟厂纷纷设立,仅广州及附近兴办的大小雪茄烟厂就达100多家,多数是原来的烟丝加工厂改建或扩建而成。而上海一地,有福记、万利、永通、吕宋、南方、华利、老裕泰、上林等20余家。
这其中历史清晰,同时影响力最大的就是益川工业社。民国七年(1918年),在四川诞生了一个雪茄作坊,在这一年,一个叫做王叔言的什邡人,举家迁往成都科甲巷,安定下来后,便和妻子在家试着手工裹烟,很快,在家乡就有着丰富经验王家作坊,就制作出了一种两头小,中部大,形状类似于青果或是栀子花苞的雪茄烟,这种烟,随即在成都市场上少量出售,销量很好,从未有积压的存货。当时甚至有这样一种说法,在成都街头巷尾流传开来,叫做:“有钱人抽栀子花,无钱人捡烟锅巴。”
五年后这个雪茄作坊被王叔言迁回老家什邡,正式命名益川工业社(所以益川工业社正式挂牌时间是在1923年),益川工业社也就长城雪茄厂的前身,不夸张的说,益川工业社算是开创了一个雪茄时代。
在益川工业社之前其实还有不少雪茄厂,例如光绪二十一年(1895),四川省中江县烟商吴甲山、游福兴合伙创建了一个手工雪茄烟作坊,自产自销。同年10月,由郑馥泉、杨星门、杜杰卿等广东商人在上海英祖界三马路口组建以销售雪茄烟为主的永泰栈,该栈在菲律宾设有泰记烟厂,利用当地烟叶制造绿树牌和真老头牌雪茄,运抵上海销售;光绪二十五年(1899),广东商人在湖北省宜昌开办茂大卷叶烟制造所,从事有规模的雪茄烟生产;光绪二十八年(1902)成立的上海人和雪茄烟有限公司;光绪二十九年(1903)成立的兖州琴记雪茄烟厂;光绪三十一年(1905)成立的广州烟草公司等等。不过这些雪茄厂在历史上的地位远不如益川工业社。
之后由于近代中国波云诡谲、烽烟并起,中国的雪茄产业断断续续,一直是在缝隙中生长,虽然新中国成立后也出现过官方的雪茄132小组,可是中国也从未建立起自己的雪茄文化,雪茄也从没有在中国成为一种大多数人接纳的生活方式。
任何一种文化的核心其实都是传承一种生活方式,所以雪茄文化在中国的普及,也就是雪茄这种生活方式的普及。雪茄让人们从繁忙的,或者从日复一日重复相同生活状态中停下脚步,慢慢体会雪茄的滋味,同时也慢慢体味生活中的种种美好,雪茄是基础生活之上的奖赏。要建立这种雪茄文化,最需要的就是时间,一如好雪茄的醇化需要时间,我相信我们中国一定能生产出品质绝佳的国产雪茄,也能够建立属于中国的雪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