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窄说
善说者,聪明;
善听者,智慧。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
你面试完自我感觉良好,自认为搞定了,但后来却吃惊地发现自己并没有得到那份工作。
你没有被雇用的理由也许千千万,但有一种可能是,你谈自己谈得太多,却听得太少。正因为这样,你自己感觉非常好,而桌子对面的人却不一定有相同的感受。
如果我们把自己的感受当成判断交谈是否成功的标准,很可能会被在谈论自己时产生的多巴胺误导了。
是的,人们在谈论自己时,脑中的快感中枢就会被激活。
哈佛大学的科学家曾发现,当参与者谈论自己时,中脑边缘多巴胺系统局部会变得十分活跃。而这个活跃区域与人类在进行性爱、吸食可卡因、食用糖果时的兴奋区域是一样的。
更有意思的是,研究参与者其实不知道有人在听他们说话。他们以为自己是在跟自己交谈。
看来,哪怕交谈对象是空气,人们仍然很享受谈论自己的快感。
但是,我们更愿意说而不愿意听的倾向,会妨碍我们进行出色的交谈。
我们的谈话往往像是一场糟糕的音乐会。小提琴手演奏着一首乐曲,而钢琴手则演奏着另一首乐曲。他们可以友好地互相注视,礼貌地点头示意,但如果他们演奏的不是同一张乐谱,最终的结果也只会是一团不和谐的嘈杂噪声。
自说自话,不仅在生活中,会妨碍我们与朋友家人的沟通,在工作中,也是一大忌讳。
特蕾丝•哈斯顿在新书《不累心:让自己和别人都舒服的说话之道》提到,在工作中,跟别人沟通反馈的时候,不见得一定要多说,最好的方法之一其实是认真倾听。
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容易。
如果你想让别人听进去你的反馈,就得先听他们说完。
作为管理者,要想耐心倾听更是难上加难,不仅因为有一大堆事情让你分神,还因为反馈时要求的倾听方式可能与你擅长的倾听方式不太一样。
大部分管理者更善于批判型倾听,发现别人逻辑上的错误或者矛盾之处。但是批判型倾听在多数反馈谈话中都没什么用。
管理者需要的是“关系型倾听”。
关系型倾听指的是你站在对方的角度,理解对方的处境,是一种换位思考。
要做到关系型倾听,你首先要理解对方的情绪、经历和他正在忧虑些什么。
如盖伊·拉兹在《TED 广播时间》中所说:“倾听不是一种判断行为,而是一种激发同理心的行为。”
研究人员发现,关系型倾听给人以希望,可以减少人们承受的压力,也能让人觉得,你是和他们在一起的,这会让他们更愿意接受你的指导。这种类型的倾听还能改善同事对你的看法,他们会认为你非常善于提供反馈。
研究人员对全球3800 多名员工开展了一项调查,让他们对公司管理者的反馈能力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管理者的倾听能力与反馈能力之间存在着强相关性。
在给予员工反馈之前充分倾听对方观点和看法的管理者所提供的反馈通常被认为最诚恳、最有用,也最有效。实际上,员工更愿意向这些管理者寻求反馈。
而那些不愿倾听、常常在询问员工观点之前就直接提出建议的管理者,则被认为是糟糕的反馈者,员工也不愿意接受他们的建议。
于是,模式很清楚了:倾听我,你的反馈就是成功的;忽略我,我也无所谓。
如果你要鞭策别人更努力地工作,关系型倾听和表现出同理心可能是你最不想做的事情。因为这样做会让你感觉软弱,好像是在向别人低头。
但实际上,这么做会让人备受鼓舞,而且是一种更明智的鞭策。
确实,聆听别人并不容易,任何与婴儿共处过的人都会发现,人并非生来就懂得聆听。生命之初,我们只懂得吵闹,制造噪声。但事实是,只有认真倾听,他人才能向我们敞开心扉,才愿意接受我们的建议。
所以在大谈自己的故事之前,先静下来听听别人的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