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烟业智汇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频道 > 烟标烟具 > 正文

“华秀”烟标上的古代发明【图】

2015年11月17日 来源:东方烟草报 作者:李润
A+ A

①“华秀”套标中副版呈现“司南”的烟标。

②“华秀”套标中副版呈现“地动仪”的烟标。

③“华秀”套标中副版呈现“浑仪”的烟标。

  烟草在线据《东方烟草报》编辑整理  早在文艺复兴时期,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就获得了西方学者的肯定。后来,伏尔泰对我国的造纸术、雕版印刷术、火药、罗盘“四大发明”做过更细致的阐述和评论。

  在我国卷烟工业企业出品的烟标上,也可以欣赏到我国古代能工巧匠具有代表性的发明创造。

  如上世纪70年代,贵州遵义卷烟厂曾出品4枚套“华秀”烟标,副版展现了4种发明创造的图片及相关文字简介。该套烟标主版红色底,在“华秀”两字下面展现了一条飞舞的黄色长龙,极具中国特色,副版呈现的发明图案均采用青铜色,极富历史感。四种发明中,除记里鼓车外,司南、地动仪、浑仪是大家比较熟悉的。

  司南。据《古矿录》记载,司南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河北磁山一带,是现在所用指南针的始祖。作为中国古代辨别方向的一种仪器,司南在长期实践中得到不断完善和改进。战国时期《韩非子》中有对司南的记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朝夕”指东西方向。《鬼谷子》中记载,郑国人采玉时就带着司南,以确保不迷失方向。到了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记述了司南的具体形制:“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至宋代,时人根据掌握的人工传磁技术制作了指南鱼,并用于军事活动中。据《武经总要》记载,指南鱼借助人工磁化钢片的方法制作而成,把指南鱼放在水面上就能辨别方向,使用起来更为方便。后来,人们用钢针摩擦天然磁体,成功制作了指南针。由于司南没有实物遗存,在“华秀”烟标上呈现的司南(图①)是根据《论衡》等书的记载,并参照出土的汉代地盘实物复原而成的,司南上方有“公元前三世纪”的字样,下方有“司南·指南仪器·战国”字样。

  地动仪。公元132年,我国东汉天文学家张衡发明了一件能观测地震的仪器。该仪器用铜铸造,“圆径八尺,形似酒樽”,其周身共有八个龙头,按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八个方向布列。龙头和地动仪内部通道中的发动机连在一起,每个龙头嘴内有一个铜球。地动仪下方,八个蟾蜍分别对应八个龙头蹲坐在地上,张嘴准备承接铜球。一旦某个方向发生地震,樽体就开始运动,触动机关,使发生地震方向的龙头吐出铜球,铜球随之掉落到蟾蜍的嘴巴内,并碰撞出声响,告诉人们地震发生的方向。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并未流传下来。现在人们看到的地动仪,其实是后人根据史书记载,加入想象,并遵循一定的设计原理制作而成的模型。“华秀”烟标在复原的地动仪模型(图②)下面标注有“地动仪·记录地震仪器·东汉(公元132)”字样。

  浑仪。浑仪是中国古代一种天文观测仪器,以“浑天说”为理论基础制造而成。“浑天说”是我国古代一种认识宇宙的理论,认为“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中黄”。浑仪由一个个同心圆环构成,整体看起来像一个圆球。有资料表明,在公元前4世纪中叶,中国就开始使用浑仪观测天象。到了唐代,天文学家李淳风设计了一架更为精密完善的浑天黄道仪。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将其简化,创制了简仪。中国现存最早的浑仪制造于明朝。“华秀”烟标上的浑仪为明正统年间(1436~1449)所造(图③),其下方有“浑仪·测量天体运行用·明(公元1437)”字样。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