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专稿 [摘要]:在烟叶生产过程中,分别以打顶时、打顶后第5天、打顶后第10天三个时间点为因素设置6个处理,清除下部叶3片和上部顶叶1片不适用烟叶,采用不同打叶时间对烟叶等级结构及工业可用性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以打顶时及时清除下部3片叶及园顶时及时打掉顶部第1片叶的处理,增产提质,优化烟叶结构的效果最好。采用该项技术措施,及时清除下部和上部不适用烟叶,能够促进烟田通风透气,提高光照效率,减少不适用烟叶的营养消耗,促进中上部叶提质增产和提高烟叶成熟度,特别能够较为有效应对长期降雨寡照对成熟期烟叶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烤烟;打顶;处理不适用烟叶;打叶时间;工为可用性;研究
1 试验目的
以下部叶清除三片、顶部一片叶不烤为优化烟叶结构的技术基础,研究不同打叶时间对烟叶等级结构及工业可用性的影响。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点:湖南省宜章县里田乡黄土村周志清烟田,面积3亩。
2.2 供试烤房:2.7m×8m×3.5m的密集烤房1座,技术参数符合国家局《密集烤房技术规范(试行)》([2009]418号)文件要求;采用针式烟夹夹持烟叶的方式进行烘烤。
2.3 试验处理
试验设置六个处理,每个处理275株;处理随机排列,不设重复;各处理四周设保护行,保护行与处理之间有明显标记,田块两头保护行与处理行相垂直;处理设置如下表。
试验处理设置表
2.4 试验实施
2.4.1 烟株:摘除2片底脚叶后,打顶时留叶20片,按要求理除不适用烟叶,分别记录各处理清除三片下部叶的日期、顶部6片叶(不含顶一片)充分成熟一次性采收的日期以及圆顶时打掉顶部第一片的日期。
2.4.2 采收:烟叶采收成熟度标准按当地烟叶生产技术方案执行。各处理烟株分6次采烤,下部叶分2次采烤,每次采收2片,成熟度以每次采收时较上的一片叶为准;中部叶分3次采收完毕,每次采收2片,成熟度以每次采收时较上的一片叶为准;顶部6片叶(不含顶一片叶)充分成熟一次性采烤,成熟度以顶部第二片叶为准(顶一片不烤)。
2.4.3 扎装烟:烟叶采收及时扎烟,每夹烟重12-14千克,试验烟叶在烟夹上做好标记;所有供试烟叶均装在烤房中层中部,采烟、扎烟和装炕在1天内完成。烟叶烘烤按当地生产应用的烘烤工艺执行。
3 结果与分析
3.1 试验基本情况
表1 试验基本情况记录
32.9kg,N:P205:K20=1:0.47:3.06,试验田面积2.2亩,除保护行,每小区烟株300株,大田期烟株生长正常,株高107.3cm,茎围10.1cm,节距4.2cm,有效叶数19.9片,下部叶长×宽63.3×28.7cm,中部叶长×宽72.4×30.1cm,67.3×23.5cm,烟叶分层落黄,耐熟。
3.2 打叶时间情况
表2 打叶时间记录 单位:月、日
如表2,按照试验处理设计,理除下部3片叶的日期,T1、T2为5月25日,T3、T4为5月30日,T5、T6为6月5日,理除上部顶1片叶的日期为6月8日,上部6片叶一次性集中熟采的日期为7月22日。
3.3 经济性状分析
表3 小等级结构 单位:元、kg、%
表4 大等级结构及经济性状 单位:kg、元/kg、元/亩、%
如表3、表4,烤后原烟经济性状存在显著差异。
从总体上看,第一,开展不适用烟叶处理后,低次烟比例均在10%以内,上等烟比例达到了50%左右,上中等烟比例达到了90%以上,下部脚叶和顶部青杂烟叶的比例大大降低,烟叶等级结构得到了明显优化;第二,清除下部叶和顶部不适用烟叶的时间即时性与优化等级结构的效果呈正相关,越及时,效果越好。
从各处理看,以T2处理最优,T2处理打顶时即时清除下部不适用叶,圆顶时及时打掉顶部不适用叶的做法效果最好。T2小区折合亩产量达到170.5kg/亩;T1处理效果排名第二,T4名列第三,T3名列第四,T5名列最后。T5折合亩产量148kg,上等烟比例46.3%,上中等比例90.1%,低次烟比例8.9%,均价20.14元/kg,折合亩产值2981.76元。T2与T5比较,亩产量增加22.5kg,增幅15.2%;均价提高0.92元/kg,增幅4.6%;亩产值增加609.52元,增幅20.4%,上等烟比例提高8.8%,上中等烟比例提高2.3%,低次烟比例减少2.3%。
4 小结
试验初步表明,比较而言,打顶时及时清除下部不适用烟叶,圆顶时及时打掉上部不适用烟叶的做法,是优化烟叶结构的最佳技术途径。它之所以能够增产提质,从大田看,主要原因是:及时清除不适用烟叶,能够促进烟田通风透气,提高光照效率,减少不适用烟叶营养消耗,促进中上部叶提质增产和提高烟叶成熟度,特别是今年烟叶成熟期5-6月长期降雨寡照,及时理除下部不适用叶和上部不适用叶,对于改善田间环境,促进中上部叶提质增产具有重大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新美,谈文等,植病研究方法,华中农业大学,植保系教材,1985
[2]谈文,烟草病害诊断与防治,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3]北京农业大学编著,植物免疫学,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1)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