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专稿 “云南烟草商业要不断提升,全面提高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水平!”2011年,国家烟草专卖局局长在云南烟草调研时这样期望。
自2007年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现代烟草农业“一基四化”的发展目标,即全面推进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烟叶生产的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信息化管理后,随着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发展需要,烟农专业合作社已在各地纷纷出现。
烟农专业合作社是在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基础上,烟叶生产者及其生产服务提供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合作社通过土地的流转、入股、托管等形式实现烟叶生产的规模化经营,通过组建专业化服务队等实现了专业化分工和集约化经营,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加强生产管理,逐步推进信息化建设,有效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由单家独户、自给自足向集约化、商品化、大市场转变的农民联合体,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
在云南各烟区,烟农专业合作社的建立与发展因地制宜,各具特色,在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且正在向纵深推进。
以烟为主 多业发展
典型:保山红云合作社
腾冲红云合作社多元经营
在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一个“鸦乌变凤凰”的传奇故事正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位于腾冲县北部的明光乡凤凰村,两年前还叫作“鸦乌村”,村民长期过着“苦荞粑粑苤菜汤”的苦日子,现如今,他们却挺起胸膛自豪地说,“我就是凤凰村村民”,还把村名从“鸦乌村”改为“凤凰村”。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到此地调研后,对政府引导、烟草扶持,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模式,给予高度评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则感慨地说:“在一个村庄里,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一个完整的循环产业链就初步形成了,将来请发展中国家的元首来看,都会很震惊的。”
这些赞誉正是给予凤凰村红云烤烟生产专业合作社的。
腾冲红云饲料加工厂
红云合作社诞生于2009年2月,最初是以管护基础设施为主要职责的组织。合作社有效发挥“统”的职能,将种植专业户、大户和家庭农场纳入合作社统一管理,统一生产技术措施,统一设施综合利用,整合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有序推进土地适度流转,促进烟叶生产规模化种植,带动大农业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通过一年的运行,合作社烤烟种植规模达到1831亩,较上年增加556亩,2010年,合作社社员户均种烟规模达到26.9亩,实现烟叶产值411.31万元,增幅达88.96%;轮作区域实现农业产值350.19万元,较上年增加50.77万元;社员专业化服务收入36.76万元、务工收入41.44万元,合作社集体收入8.63万元。平均每亩种烟投工17.7个,比2009年21.2个减少用工3.5个,降低农民用工成本122.5元/亩;亩产值2245.78元,比2009年增加538.53元;亩纯收入833.78元,比2009年增加625.03元。
现在的红云合作社不仅管护利用好投建的生产设施,并且围绕“以烟为主、带动多产业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发展思路,积极探索多元发展的道路,利用猪粪、烟叶秆等废弃物发展沼气和生物质新能源,发展循环经济,并充分利用烟草投入可经营性资产,经济开展育苗大棚、烤房群等资产闲置期间综合利用。
合作社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烟草部门支持下,不仅建起了腾冲县规模最大的烘烤工场,还在优先保障烤烟生产实行市场化运作、差别价格服务,提高可经营性资产的使用效率,从而提高了合作社效益的前提下,完成投资250万元的红云万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养殖能繁母猪600头,年产仔猪万头,成为全县仔猪供应第一村和腾北、缅北猪肉供应中心;同时,按照“猪—沼—肥—烟”综合生态循环模式,投资250万元建设的900立方米大型沼气池也建成投入使用。合作社引资投建的佳能生物能源加工厂利用烤烟废弃物、农作物秸秆和紫茎泽兰杆生产出了生物质燃料,每年可生产生物质燃料2万吨(折合标煤约4万吨),这些生物质燃料可以替代燃煤烘烤烟叶,也可以作为生活能源,既保护生态环境,又有效解决当地农业秸秆的利用问题,每年预计可减少SO2(二氧化硫)排放量60吨,减少灰尘排放量160吨,而农民也可从中每亩增加收益200元左右。育苗大棚也被利用起来,租借出去种花。
腾冲红云循环经济园
2010年,红云合作社通过收取管护费、技术服务费、租赁合作社资产等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共实现创收477万余元,其中就有473万余元以工资、分红等形式返还到社员手中。2011年,红云合作社在能源加工厂、养猪场、专业机耕队、闲置期育苗大棚与烤房开展多种经营方式,共收入近15万元,仅加工厂收益每个社员就能分红167元,全年所有社员人均收入4600多元。据了解,2012年合作社准备将文山三七的种植面积扩大到1200亩。
“沼气池还没有合理利用,下一步还要巩固基础设施,提升其利用率,才能较好的发挥功用。”红云社区主任、合作社理事长张绍清感慨的说道,“感谢共产党,感谢当地政府和烟草公司,是党的好政策让我们脱贫致富。”
腾冲红云社区循环利用烤房:闲置期种蘑菇
【烟农专业合作社·科学发展观实践意义】
“鸦乌变凤凰”的传奇——
通过创办红云合作社,烟农主体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组织化程度大大提高,合作社内生发展机制初步形成,初步显现出引领农村产业发展、促进共同致富的经济实体功能和作用。这对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带动其它农业产业发展起到了典型示范的引领作用,在烟草行业中展现出一个新的亮点。
多管齐下 有所侧重
典型:曲靖罗平合作社
曲靖市罗平县作为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农业在全县社会经济生活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其中,烟叶生产在农村经济中尤为突出。但是,长期以来,烟叶生产一直是单家独户、自种自管、自收自卖的方式运作,与现代烟草农业的要求相去甚远。
为打破这个生产僵局,罗平县从2010年开始试点推行烟农合作社形式种植烤烟,并取得了成功。随后,在汲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拓展合作社组织内涵,主要细化组建综合型和经营型两种类型的烟农专业合作社,引导烟农协作种烟,着力破解基层组织“统”不了、烟草行业“包”不了、烟农个体“干”不了的烟叶生产难题。
综合型烟农专业合作社主要在种植地块集中、基础设施完善、群众基础好、生产水平高、管理能力强的连片区域,积极流转土地,加以开展。综合型合作社是集种植型烟农专业合作社和服务型烟农专业合作社的优势于一体的一种专业合作社,它按照“种植在户、服务在社”的思路,依托烟草补贴形成的可经营性资产,在育苗、机耕、植保、烘烤、分级及运输等覆盖烤烟生产全过程的各个环节组织专业队开展专业化作业,每个环节在合作社统一组织下实行统一规划地块、统一物资供应、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调配劳力、分户签订合同、分户农事操作、分户交售烟叶。合作社同时对外开展专业化服务,经营所得扣除成本、管理费用、公积金后的盈余按社员所占股份返还。
罗平意大利自动采叶机
经营型烟农专业合作社主要在经济发达、外出务工人员多、劳动力不足、有产业支撑、能人带头的地区开展,引导农民自愿以土地、小额资金等入股,积极发展以烟为主、多种经营、多业共兴的经营型烟农专业合作社,拓展合作社经营渠道,增加合作社收入,增强合作社自身发展能力,实现烟农共同富裕。合作社与烟草公司统一签订烟叶种植收购合同,实行统一生产,统一经营,按股份统一分配。
根据罗平县的实际情况,综合型烟农专业合作社又成为主力。正式成立于2011年3月的罗平县罗雄镇“双囍”综合型烟农专业合作社,入社成员为幸多禄村的516户农户,在烤烟生产中以土地入股的方式把1807亩土地交由合作社集中经营,走按股份分红、到自己土地上打工赚钱的路子。土地入股后,合作社选举产生了理事会,建立了按股份分红的分配机制。合作社经营中共设置6万股,社员土地折算成人民币入股,50元为一股,每亩土地按500元标准计算成10股。烤烟全部交售完毕后,总收入扣除生产开支,实行按股分红。
在曲靖罗平烟叶生产方式现代化建设指挥部,曲靖市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李祖红向记者介绍到:“合作仅仅只种烟的话是难以发展壮大的,只有积极开展多种经营模式,才能实现最大化的盈利,农民的积极性才